46岁的张先生是一名中学教师。很多年前你死于痔疮。起初,你只有肛门排便疼痛的症状。调整饮食后,几天后你就会好起来。之后,你需要服药来缓解症状。
许多年断断续续地过去了。直到去年,张先生才发现痔疮变得更加严重,频繁的血便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。作为最后手段,他不得不做痔疮手术。
然而,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。痔疮手术后不久,症状再次出现,而且比以前更严重。
我听说他没有说服别人做好肠镜检查。直到病情越来越严重,出现体重减轻、疲劳等异常症状,他才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。结果,张先生被诊断为晚期直肠癌。他后悔说,如果他早点做结肠镜检查,他可能有机会康复
1、 为什么许多直肠癌被误诊为“痔疮”?在过去10年中,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和死亡人数翻了一番。在中国,直肠癌患者的比例约占世界的31%。一些专家预测,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,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会超过“老大哥”肺癌,并在不久的将来排名第一。
然而,临床上,许多直肠癌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患有痔疮,因此错过了发现和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资料显示,早期直肠癌的平均误诊率在50%以上,尤其容易误诊为痢疾、痔疮和肠炎。
可能有三个原因。首先,疾病症状相似,如腹痛、腹泻、血便等。
二是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。即使患者有粘稠的血便,他们也不会认为这与直肠癌有关。他们认为是消化不良或痔疮。一些医务人员容易误诊,因为他们对直肠癌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。
第三,体检不到位。肛门镜不是常规检查项目,在体检中经常被忽视。然而,大约80%的直肠癌可以在肛门镜下发现。
2、 结肠癌还是痔疮?要认识到直肠癌被误诊为痔疮的可能性如此之高,我们应该如何将其与痔疮区分开来?主要内容如下:
·血便的不同症状
直肠癌和痔疮会导致血便。区别在于直肠癌引起的血便颜色为深红色,粪便表面有一层粘液。痔疮引起的便血呈鲜红色。血液通常随大便排出而滴落,不会与大便混合
·大便形状
痔疮一般不影响大便的形状。平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大便。但直肠癌则不同。由于直肠癌是一种实体瘤,其位置相对固定,质地相对坚硬,它会继续生长并阻塞直肠的一部分,导致排便时变薄和变形,变平或有沟槽痕迹。
·排便习惯
直肠癌可引起大便次数增加、肛门扩张、易怒、交替腹泻和便秘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。有些患者还会伴有腹胀和腹痛,而痔疮很少有上述症状。从肛门出来更常见,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区分。
3、 数字肛门检查可以检测80%的结肠癌。你为什么不想做呢?对于直肠癌来说,发现和治疗得越早,治愈的希望就越大。那么,当发现异常时,什么样的检查才能及时发现直肠癌呢?
最简单、最有效的方法是数字肛门检查。临床上,数字肛门检查可以判断75%-80%的结直肠癌。
健康的直肠光滑柔软,而不健康的直肠肿胀、僵硬、出血。因此,通过数字化肛门检查,我们可以发现直肠异常,如痔疮、肛瘘、肛裂病、直肠癌等肛门和肛周相关疾病,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。
有些人一想到数字肛门检查就会感到尴尬和害怕,并且不愿意这样做。事实上,这并不夸张。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。这很容易。你不必太害怕。
图源:健康时报
当然,数字肛门检查并不是万能的。在发现异常后,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做出诊断。
例如,早期痔疮感觉像一个软肿块。如果内痔没有出来,触摸就不能确诊。如果内痔形成痔并触及实性结节,通过手指检查也很难判断它是否是肿瘤。需要通过肠镜和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确认。
4、 晚期存活率低。九类高危人群应保持警惕。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指出,中国大肠肿瘤的5年生存率不高。但这不是治疗水平的问题,这主要与早期病例数量少有关。因为90%的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处于中晚期。
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诊疗科主任杨玉飞介绍,在过去的20年里,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下降了近40%,死亡率下降了51%。这主要是由于三级预防。35%的患者进行了一级预防,超过一半的患者进行了早期筛查。
然而,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。因此,专家呼吁大家关注肠道健康问题,尽快认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,做到早筛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特别是对9个高危人群,应定期筛查,密切掌握身体状况,及时发现异常:
有肠癌家族史、癌症史或肠腺瘤或息肉史、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都会导致死亡;如果慢性腹泻和阑尾炎患者的粪便形状经常发生变化,建议每年对其进行一次筛查,以防出现慢性腹泻和阑尾炎。
对于个人而言,我们必须注意身体信号,并及时就医。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外,我们还应该更多地了解癌症,学会区分痔疮和直肠癌,并定期进行体检,以降低风险,收获健康生活。
参考资料
[1] 将结肠癌当作痔疮治疗已经造成了多少生命损失!区分结肠癌和痔疮,记住以下几点健康时间2021-04-08
[2] 这个简单的检查可以检测80%的结肠癌,这是许多人不想做的健康时报2020-01-08
[3] 这9类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很高。去这些权威医院进行筛查和治疗是正确的健康时报2018-04-16
[4]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。这些坏习惯太可怕了!许多人仍然对中国的科普知识一无所知。2021 05月03日
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